期刊简介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系由广东省卫生厅主管、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主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承办的专业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976X,国内统一刊号:CN 44-1510/R。杂志创刊于1995年,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出版,现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收录,是一本集权威性、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收藏性为一体的学术刊物。杂志以普通外科为主,涵盖骨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血管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整形外科、小儿外科和外科急危重病救治等广泛学术领域,以从事外科领域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各级医师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现设栏目:述评、专家笔谈、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研究、综述、新技术、新进展、病例报告、术式讨论、学术争鸣、经验交流等。本刊办刊宗旨: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外科专业的学术动态,及时报道外科临床及科研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努力促进我国临床外科的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出版部门: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9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51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009-976X
- 国内刊号:44-151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原发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
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SLN)阳性原发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SLN阳性并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资料.获取的SLN均按示踪剂浓度排序并测量浸润灶大小.对各种临床及病理组织学因素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纳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P<0.05)的预测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提示NSLN转移与SLN转移率(P<0.001)、SLN阴......
作者:黄晖;顾然;陈凯;苏逢锡;李顺荣;金亮;吴建南;邓贺然;许焕玲 刊期: 2015- 01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CME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作者:阳光;陈炜;宋向晖 刊期: 2015- 01
-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36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应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切除+胸膜固定术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切除+胸膜固定术治疗气胸36例,观察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胸液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36例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并发症为术后持续漏气,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83~176min,引流液总量35~350mL,平均住院时间6.8天.结论胸腔镜辅......
作者:刘世维;范飞捷 刊期: 2015- 01
-
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尼莫同治疗慢性外伤后脑积水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尼莫同治疗外伤后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慢性外伤后脑积水患者随机分成尼莫同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尼莫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尼莫同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和术后1月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巴氏指数(Barthelindex,BI)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结果尼莫同组MMSE评分和BI评分增加明显,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卓少伟;郭少雷;黄柳军;林小义;庄炳兴;张准仪 刊期: 2015- 01
-
ADHLP与加压空心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EvansⅠ型骨折的比较
目的分析用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ADHLP)与加压空心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EvansⅠ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比较两者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03月至2014年05月收治的并获随访的老年股骨粗隆间EvansⅠ型骨折患者38例,采用ADHLP组与加压空心钉组各19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手术后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加压空心钉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较少(P......
作者:罗程;何颖宜;李杰文;黄炳生 刊期: 2015- 01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接受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共38例.对照组(n=23)患者接受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性手术,CME组(n=15)患者由同一组手术医师按照CME原则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淋巴清扫.结果两组患......
作者:陈雁平;吕辉生;刘赞伟;缪锦超;王海新;蔡世春 刊期: 2015- 01
-
难治性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例报告及文献综述
目的介绍三例难治性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GM)的诊治经过及治疗效果并文献综述.方法三例难治性IGM患者均为年轻生育后女性,均因乳房肿块伴红肿及局部破溃甚至窦道形成等弥漫病变就诊,脓液细菌培养阴性,其中2例患者应用“三联抗分支杆菌”药物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1例患者接受甲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结果三例患者均得到10个月随访,1例接受“三联抗分支杆菌”药物及甲泼尼龙的患者终行肿块切除及乳头内陷矫正术......
作者:于海静;韩旎;杨剑敏 刊期: 2015- 01
-
胆道镜联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难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难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胆道镜联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均成功,取石时间25~70分钟,平均40分钟,结石取尽63例,结石残留2例,术中无胆管出血和胆管壁穿孔等并发症.随访一年,胆管不扩张,未发现肝外胆管残余结石,肝功能检查均正常,所有患者未再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结论胆道镜联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
作者:袁凤坤;陈茂品;刘子君 刊期: 2015- 01
-
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在下肢手术中预防寒战及镇静程度的比较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在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术中寒战的发生率及镇静程度.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经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采用静脉推注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曲马多组(T组)静脉推注2mg/kg的曲马多,空白对照组(C组)静脉推注等量生理盐水,3组均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前10min内给完所需药量,比较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寒战的发......
作者:周毛;彭玉璇;许冬妮;叶西就 刊期: 2015- 01
-
微创穿刺引流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和应用体会.方法根据或者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开颅组给予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n=46);微创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n=50),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持续时间、术前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术后l周Glasgow评分、术后1个月的N......
作者:陈雪江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微创治疗
- 2 应用个案管理优化肺癌化疗临床路径
- 3 综合护理干预对肠镜诊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调查
- 4 抗生素预防肝胆术后感染的临床评价
- 5 狭基线纹香茶菜低温压差式提取物对刀豆蛋白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6 腹部多管状皮瓣修复多指皮肤脱套伤
- 7 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8 肿瘤姑息切除结合骨水泥强化治疗多发性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一年期临床观察
- 9 胃同时性多原发癌漏诊原因分析(附9例报道)
- 10 低机械指数谐波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11 小切口与传统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 12 通过运动诱发电位比较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 13 马德龙病的麻醉处理与文献分析
- 14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27例
- 15 89例电视胸腔镜手术报告
- 16 电子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137例体会
- 17 血浆白蛋白水平在烧伤患者中预测死亡率的研究
- 18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强化术后再骨折相关因素研究
- 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致胆管损伤的诊治体会
- 20 早期肠内营养在腹腔镜辅助式结直肠癌术后应用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