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系由广东省卫生厅主管、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主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承办的专业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976X,国内统一刊号:CN 44-1510/R。杂志创刊于1995年,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出版,现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收录,是一本集权威性、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收藏性为一体的学术刊物。杂志以普通外科为主,涵盖骨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血管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整形外科、小儿外科和外科急危重病救治等广泛学术领域,以从事外科领域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各级医师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现设栏目:述评、专家笔谈、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研究、综述、新技术、新进展、病例报告、术式讨论、学术争鸣、经验交流等。本刊办刊宗旨: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外科专业的学术动态,及时报道外科临床及科研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努力促进我国临床外科的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出版部门: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9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51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009-976X
  • 国内刊号:44-151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2008年第6期文章
  • 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中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行纤维乳管镜检查及冲洗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乳管镜诊断为乳管内乳头状瘤12例(其中1例为导管原位癌),乳头状瘤病5例,乳管扩张及乳管炎共8例,未见明显异常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和乳头状瘤病的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7%(11/12)和80.0%(4/5).结......

    作者:叶长生;甄莉;丁贵坡;黄玉宝;程霞;刘民锋 刊期: 2008- 06

  • 肿瘤大小对保留乳房手术后美容效果的

    目的探讨肿瘤大小对保乳术后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999年9月至2005年9月,肿瘤大小明确的170例保乳患者美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患者美容效果满意率为84%(143/170).当肿瘤直径大小>3cm时,美容效果满意率为45.5%;肿瘤直径大小≤3cm时,满意率为86.8%.二者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肿瘤大小是影响术后美容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贾海霞;贾卫娟;龚畅;苏逢锡 刊期: 2008- 06

  • RAD51 135G/C单核苷酸多态与中国汉族家族性乳腺癌BRCA基因突变频率的分析

    目的探讨RAD51135G/C单核苷酸多态与中国汉族家族性乳腺癌人群BRCA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检测了200例汉族家族性乳腺癌先证者的BRCA基因的胚系突变,并对患者的RAD51135G/C单核苷酸多态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在200例先证者中检测到31例BRCA基因的突变,15例发生在BRCA1基因上,16例发生在BRCA2基因上.RAD51次等位基因C的分布频率在BRCA1突变者、BRCA2......

    作者:饶南燕;周婕;苏逢锡;赵林;胡震;狄根红;沈镇宙;邵志敏 刊期: 2008- 06

  •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哺乳期妇女局部穿刺抽出的脓性标本200份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鉴定系统进行细菌菌种鉴定,用K-B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结果200份标本中共分离出98株病原菌,分离率为49%,其中葡萄球菌91株,占92.9%,链球菌4株,占4.1%,大肠杆菌3株,占3.1%.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

    作者:王宏;蔡桂丰;遇桂芳 刊期: 2008- 06

  • ET与CEF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ET与CEF两种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130例Ⅱa-ⅢC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ET组(多西紫杉醇加表阿霉素)和CEF组(环磷酰胺加表阿霉素加5-Fu)化疗方案治疗.其中ET组64例,CEF组66例,化疗21天为1个周期.所有的患者均完成2-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ORR)ET组为85.9%(57/64),CEF组......

    作者:吴建南;李顺荣;金亮;张静;周婕;苏逢锡 刊期: 2008- 06

  • 乳腺癌术前空心针穿刺活检与手术切除标本的免疫组化比较研究

    目的评估空心针穿刺活检的标本是否可以准确反映术前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病理组织学状态.方法收集我科于2006年12月~2007年12月35例乳腺癌在术前接受化疗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5例的术前空心针穿刺标本(CB)和手术后标本(SS)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基因表达、Ki67和P53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空心针穿刺活检与手术切除标本ER和PR的不一致......

    作者:贾卫娟;周婕;苏逢锡 刊期: 2008- 06

  • 新的分子技术对乳腺癌治疗的影响

    在过去的十年中,高通量技术(HTT)以准确、快速和高效的特点对科学进程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对肿瘤领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定量检测,还可以高效地进行新药研发并发现与治疗预后相关的生物学指标.利用高通量技术还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异质性背后的分子基础,有效地指导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本文将综述HTTs技术在乳腺癌领域取得的成果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者:饶南燕;苏逢锡 刊期: 2008- 06

  • 新理念引导治疗变革

    过去的50年中,医学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由单纯强调医生的临床干预转为更加重视患者知情及参与治疗的权利;治疗的目的由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更加重视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由诊断性医学向治疗性医学的转变;由传统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由专科医学向整体医学的转变;社会福利制度向社区福利的转变:疾病治疗的大耐受治疗剂量向小有效治疗剂量的转变:肿瘤扩散的解剖学观念向生物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预后评价......

    作者:苏逢锡;杨桦 刊期: 200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