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系由广东省卫生厅主管、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主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承办的专业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976X,国内统一刊号:CN 44-1510/R。杂志创刊于1995年,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出版,现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收录,是一本集权威性、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收藏性为一体的学术刊物。杂志以普通外科为主,涵盖骨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血管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整形外科、小儿外科和外科急危重病救治等广泛学术领域,以从事外科领域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各级医师和科研人员为读者对象。现设栏目:述评、专家笔谈、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研究、综述、新技术、新进展、病例报告、术式讨论、学术争鸣、经验交流等。本刊办刊宗旨: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外科专业的学术动态,及时报道外科临床及科研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努力促进我国临床外科的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出版部门: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97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51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009-976X
- 国内刊号:44-151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应用绞股蓝预防豚鼠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胆固醇结石的预防.方法采用豚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三组,设置了空白组、对照组、预防组.结果药物预防组较对照组成石率显著降低(P<0.05),药物预防组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胆汁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绞股蓝能改善肝细胞功能,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提高胆汁酸含量,达到预防胆固醇结石形成.......
作者:田立新;李均乐;袁小东 刊期: 2001- 03
-
胃肠道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进展
胃肠道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及大肠癌一直是消化系中高发的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的趋向.早期诊断率仍较低,总体5年存活率虽有提高,但仍不能令人满意,如何提高患者的无瘤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控制肿瘤的远处转移,仍然是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
作者:林锋 刊期: 2001- 03
-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及前景
一、纳米--全新的微观世界1959年,美国物理学家Richard首先提出了在纳米空间进行操纵物质的概念,即按照人们的设计意图,一个个地安排原子.这一崭新的操纵物质的概念在1989年得到了证实:IBM公司的研究人员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探针将原子吸起,用35个氙原子在一小片镍上拼出IBM三个字母,表明他们能够准确定位单个原子.这一令人震惊的实验结果,意味着人类首次对物质表面的原子进行操纵获得成功[1]......
作者:孙敏莉;张柏根 刊期: 2001- 03
-
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诊治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近年来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Microcarcinoma,TMC)作为甲状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其在世界各地报道的例数逐年增多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王深明 刊期: 2001- 03
-
28例严重肝损伤抢救体会
肝损伤是腹部损伤时常见急腹症,占腹部损伤的15%~20%[1],随着治疗手段的完善和水平提高,病死率不断下降,但严重肝损伤总病死率仍高达15%~20%[2].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2月,共抢救严重肝损伤28例,其中死亡2例,病情危重自动出院1例,病死率11%,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孙卫江;许国平;谢昭雄;洪建文;黄振添 刊期: 2001- 03
-
自制简易水囊治疗肝破裂9例的体会
外伤性肝破裂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腹症,我院于1998年1月~2000年11月收治的31例外伤性肝破裂中,9例采用自制简易水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容暖;潘瑞华 刊期: 2001- 03
-
遗传性黑斑息肉病2例报告及综合文献分析
报告2例遗传性黑斑息肉病,并结合文献复习作一分析,该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患,主要表现为粘膜、皮肤黑斑和消化道的多发息肉.临床上应与常见的几种家族性肠息肉相鉴别.治疗上应结合腹部的症状选择手术或其他方法.......
作者:朱永湘;钱聚标;陈锦民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外伤性肝破裂52例诊治体会
- 2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治疗88例报告
- 3 肠腔内异物所致机械性小肠梗阻的CT诊断
- 4 LAP+CD4+T细胞的研究进展
- 5 FAP-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6 超声刀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 7 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手术技巧
- 8 nHAP-Mg2+纳米颗粒对肝癌HepG2细胞的基因转染的影响
- 9 原发性肝癌并阻塞性黄疸的外科治疗
- 10 术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对炎症性肠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 11 乳腺癌伴胰腺转移1例
- 12 腹茧症1例报告
- 13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道内支架管的应用经验
- 14 P53表达在胸腺瘤分型中的意义
- 15 医用胶水在急诊外科颜面部伤口处理中的应用
- 16 重度肝外伤68例手术治疗体会
- 17 上消化道大出血诊疗分析
- 18 经腹腔直视下腹膜前修补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体会
- 19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磁共振误诊1例分析并文献回顾
- 20 不同浓度的盐酸甲哌卡因在下肢手术患者腰丛阻滞中的应用